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建设
                    
多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3-03-01 16:05   审核人: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校党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广大师生员工以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掀起浓厚的学习热潮。

依托教育基地 打造专业宣讲队伍

2022年底,我校获批福建省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训基地,旨在打造集党建教育、人才孵化、专业技术培训、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高质量人才教育基地。

我校依托党建工作实训基地,以“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创造性探索“1+X”培训模式。“1+X”培训模式即聚焦“1”个核心目标,服务“X”个多元需求,围绕“打造组织文化能量场、提升管理干部能力圈、优化双师双能教学法”,开展分阶段、多维度、进阶式的宣讲培训,形成“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师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四级网络化宣讲队伍,形成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和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和宣传宣讲实现线上线下、台上台下、党建实务互补融合,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富成效。

丰富形式载体 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我校精心组织、广泛开展宣传宣讲。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校领导作为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带头深入基层,陆续为师生专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校党委书记刘松青结合学校发展现状,聚焦“建设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奋斗目标,提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而奋斗,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党委副书记、校长乔海曙强调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好的发展理念。他结合学校出台的《加快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实施方案》和《创建“学有所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办法》,提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应立足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成就学生、成就教师、成就学校。

我校坚持全面统筹推进、创新方式载体,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形式丰富多彩,实效持续提升。各学院各部门各支部各战线通过党总支书记讲党课、主题云团课、专题学习会、学术论坛、主题党日、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学习工作与生活。同时,利用多种载体,开辟“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青年大学习”等专栏,系统推进、深学细悟、创新实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让全校师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融入实践活动 增强育人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也是我们土木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的“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学习会上,2019级土木工程学子林宇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从大二起,林宇宁就加入学院的“河小禹”专项实践队,和同学们一起认领河流,全面参与河流治理和保护。“我们此前对河流的保护还停留在知识宣讲、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阶段,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土木的无人机航测建模技术,加强河流治理的科学性。”

“林宇宁同学的想法是合理可行的。”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欧建良表示,无人机搭载倾斜摄影系统,能够快速、精准获取以平方公里为单位区域、厘米级分辨率的多角度高密度影像,24小时内生成实景三维模型,既能直观地展示该区域的地理水文特征,还能对地形地物进行测量绘图等,为环境监测部门的在线可视化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撑。

为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校开展“把二十大报告金句变成金点子、金项目”主题行动,鼓励全校师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校落地生根。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林丽卿走进福州第十中学,运用教育学专业知识,以沉浸式戏剧的方式,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疏导教育;土木工程学院利用“无人机航摄+激光扫描”技术为河湖管理、环保巡查提供服务,同时结合土木学科“BIM+”技术,为老旧小区立面屋顶改造、古建筑保护、特色民居打造提供有效服务;现代音乐学院开展“乐动老漂”公益项目,以开拓城市流动中老年人的“心”天地为目标,探索更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差异化活动方式。

今后,我校将持续通过多种形式、多种举措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用心领会、用情感悟、用力践行,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热度不减,持续升温。

关闭窗口
新媒体 NEW MEDIA
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号:ygxy2001
官方微博名:阳光学院官微
掌上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