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教研不停歇 | 阳光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7/20 | 点击:

为帮助我校青年教师在新学期备课、开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突破教学瓶颈,系统性解决在教学方面“不懂”“不能”“不会”的难题。我校教师发展学院特开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专项——阳光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研修班包括教学培训、教学实践和教学咨询三种形式,旨在帮助青年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助力教育教学技能提升。

研修回顾

本次研修班分为“教学培训——教学沙龙——教学示范——教学演练——教学反思”五个部分,为期两天,旨在深化青年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教学设计的思路,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实现教学进阶。

教学培训

智能建造学院副院长程怡副教授以“如何备好一堂课?”为题作教学讲座,分享了如何当好一堂课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即如何写好教案、教学大纲和实施课堂教学,为学员们理清三大教学文件的内在逻辑,掌握有效备课的要点和方法。同时,她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例,分享如何将思政有机融入进课程教学。

青年教师代表杨芳老师作“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基于青年教师视角”主题分享。和全体学员分享了自己入职以来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面的所学、所思、所行,并总结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要领为:术要精——把握学科学术、教学技术、育人艺术;道要明——强调情怀要深、意识要强、大爱要真;境要高——奉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于至善。

教学沙龙

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苏广老师带领学员开展“大学教学的10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教学沙龙,苏广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对大学教学10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苏广老师寄语全体学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无定法”,教育是长期的永远未完成的工作,所有新教师都应该努力找寻自己的风格,不要自我怀疑,要坚持自我改进。

各小组寻找自己在大学教学中最关心的3个问题展开积极研讨,发现问题,并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微格教学演练

7月13日,福建省第七届青教赛二等奖获得者程勇勇老师为全体学员做教学示范。各二级学院教学院长、骨干教师担任引导员,带领各组进行微格教学演练。

教学演练分为说课5分钟和试讲15分钟,各组引导员结合学员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目的在于让学员们所学即所用,掌握课堂教学的核心要义和具体方法论;学员讲、练、评相结合,达成“认知-行动-反思”的学习闭环。

培训总结

此次研修班的开展不仅提升了青年教师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能力,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研修最后,艺术与儿童教育学院院长陈惠邦教授进行总结:

1.充分练习,提升教学气质。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反复演练和优化。

2.要想办法让课堂有趣、有用。充分思考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案例,要深入浅出、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生活,同时更要思考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真正有用的。

3.提高教学的精准度。无论是时间上的把控、教学语言、教学内容上,都要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4.提高课件制作的技能。教学课件一定要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教师要对自己的课件内容非常熟悉,避免过度依赖课件。